外驱力

平时我们会收到很多,略带催促的信息,

仿佛再不行动,就来不及了。


放在以前,我会由衷的表示感谢

感谢别人指点迷津,感谢别人告诉我这么重要的信息。


但随着这种信息越来越多,随着多次忙碌之后并无所获,

我才明白了一个道理。


在听到一个宝贵的建议时,

要分清我们的行动是对自己有益,还是只对散播消息的人有益。


谁是这条消息的最终受益者。


例如,最近 “儿童编程” 行业,似有蓄意待发之势,

似乎到了入学年龄,再不学编程就晚了,跟不上社会发展了。


身为软件行业的从业者,我了解这个行业的情况,

要那么小的孩子学复杂的程序设计,个人感觉并不是特别合适,

除非兴趣使然。


那么,谁是这条消息的最终受益者呢?

更大的可能是散播 “儿童编程” 急迫性的培训机构。


有些人会为了更多的利益,故意制造紧张气氛。


以上说法,并不是在贬低 “儿童编程”,

除了 “儿童编程” 之外,类似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谨防自己的 “行为” 被 “胁迫”。

不由自主的做那些实际上没什么意义的事情。

营销手段

我们可以反思,在生活中哪些情况下,我们会 “上当受骗”。

是不是当旁人鼓吹对我们有好处的时候?


叶茂中 在《营销的 16 个关键字》中提到,

营销首先要 —— 洞察需求;

洞察需求的目的是 —— 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目的是 —— 获取利益。


看到了么,汽车公司生产汽车,并不是因为好玩,而是因为有利可图


为了获取利益,就得帮用户解决问题,

如果用户觉得自己没问题呢?

那就制造问题


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冲突!

三流营销寻找冲突

二流营销解决冲突

一流营销制造冲突


所以,你觉得自己不需要,我觉得你需要,

那就有了问题,有利可图。


商业活动中哪有什么宝贵的建议,无非是各取所需。

穷忙

Love of bustle is not industry.

忙碌并不等于勤奋。


忙起来,并不代表忙完以后自己就进步了。

更有可能的结果是,让你忙的那个人受益了。


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现象,

那些进步飞快的人,通常都是想尽办法腾出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而那些忙得连自己时间都没有的人,通常会原地踏步。


很少人会关心我们个人的成长。

没有时间主动努力的人,只是在被动的穷忙


就拿加班来说吧,谁是最终受益者?

那得看加班在做什么。


把加班给公司创造收益的同时,能得到的个人 “成长”,等同于 “进步”。

这是公司鼓励加班的常用伎俩


事实上,为了这么一丁点的 “进步”,真的用不了那么长时间。

事实 vs 观点

最好不要小看舆论的作用,

因为,你听到的通常不是事实,而是别人想让你听到的 “观点”。


乌合之众》里这样说,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所以不要轻易的成为集体的一份子,这样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即使你以为自己只不过是随声附和了一下而已,实际上你已经成了帮凶。


作为群体里的一员,我们很难辨别舆论事件背后的真实动机

不要全信,也不要全不信,就对了。

事件背后总会有看不见的手,在影响着它的走势。


并且,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审判,会得到不同的观点,

只看到审判 “观点”,却看不到事件本身,就是盲目的,很容易被煽动


一个比较好的能让自己冷静下来的办法是,

经常询问自己,

如果我跟舆论保持一致,谁是最终受益者


谁在背后左右着我们的狂热行为?

蛋糕的力量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想,难道受益真的这么重要吗?

难道就没有诚心助人的时候吗?


我觉得是有的。

但受益的形式,却并不仅仅只有金钱


每个人都有能让自己感到受益的方式,这是人性的弱点。

夺走到手的 “蛋糕” 会让人感到不适


所以,如果能开启上帝视角,看到每个人心中最在乎的那块 “蛋糕”,

就会无往不利,左右逢源。


自私的基因》中说过,

达尔文的 “适者生存” 其实是 “稳定者生存” 这个普遍法则的特殊情况。

宇宙为稳定的物质所占据。


一个现存的组织,会无形中形成一道利益网,

每个人手中,都有自己的那块 “蛋糕”,组织依靠着这样利益网而 “稳定” 存在。

让任何人蒙受损失的行为,都会受到无形力量的阻挡。


所以,从利益角度来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能驱使人,也会受制于人。

结语

通过营造紧张气氛,来驱使我们花钱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了。

最终受益者所用的技巧是,假装好意制造危机。


因此,忙碌起来,并不等于生活将会有什么改变,

有改变的永远是驱使我们忙碌起来的人。


我们看到的,正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

所以,真相通常远不是人们认为的那样简单,真相是制造舆论之人的动机

事件反而只是他们可利用的武器罢了。


人性的弱点来源于趋利避害

能抓住人们的逐利心理,就能左右他人的行为,

也能理解在组织中做出变革的难处。


有时候,不是你该努力了,而是别人想从你这里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