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听到人们提起“工匠精神”,
比起当今浮躁的社会现状来说,
平心静气,精益求精,这种处事方式确实值得提倡。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写过一则寓言——《卖油翁》,
记叙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
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以及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
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熟生巧,巧生精,精益求精,则臻至化境,非敬事敬业者而不可得。
社会价值
只有不厌其烦的重复训练,才能熟练的掌握一项技能。
只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登峰造极。
这是大家都能明白的道理。
沉迷于技巧的练习,是一件好事,
但也容易掉入另外一个误区之中。
醉心于射箭的武士,想的可能并不是如何用箭杀敌,
想的可能是如何把射箭技巧练得更加纯熟。
软件行业也是如此,醉心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工程师,
想的可能并不是如何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想的可能是如何掌握更多的知识。
练就不想用来杀敌的射箭本领,更像是一种自私的情怀,
因为它并没有给别人提供更多的帮助,
即,对别人来说是没有用的,没有社会价值。
精于服务
我们知道,优秀的工匠擅于用工具来解决问题,
但是,懂得制造工具的工匠,就一定能制造出好的工具来吗?
这不一定,尤其是对那种为别人制造的工具来说。
在制造工具之前,工匠们总是会事先调查待解决的问题,
工具被制造出来之后,工匠们还得向使用者讲解如何使用它,
收到了使用者反馈之后,工匠们还要维护或者改良这个工具。
这才是一个工具完整的生命周期。
而制造,只是其中的一环。
因此,一个好的工匠,提供的不应该是工具,而应该是整套解决方案。
工具只是解决方案的载体罢了。
工具可以改良,也可以废弃,
但是,帮客户解决问题创造客户价值,是始终不变的。
好的工匠,会致力于提供整套服务,而不是仅一个工具而已。
客户角度
至于如何确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良既有的方案,这都值得单独拿出来讨论,
而本文想强调的是,关于工具的使用说明,
实际上,工匠有义务告诉客户,到底该如何使用他们制造的工具。
从事软件行业的工程师们,也常常会不由自主的产生类似的错觉,
认为设计优良的,我们用之能解决问题的工具库,就一定能为客户解决问题。
其实,很不幸,仅从教会客户如何使用这点来看,就还相差甚远。
我们自己能解决问题,和让别人有能力解决问题,有根本的不同。
使用陌生的工具,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浪费时间,
而这一点经常被人们所忽视。
因此,把工具打磨的闪闪发光,这不是工匠的精髓,
真正的工匠精神必须从客户的角度出发。
结语
不错,精益求精的态度,的确值得赞赏,
而一个工具仅从制造的难度来看,不是问题的关键,
如何借用一个工具,让本来不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客户解决了问题,这才是重点。
所以,不关注用户体验的工具提供者,不是好工匠。
不注重客户使用感受的供应商,还需要重新理解一下什么是“客户第一”。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