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作者无法不持有偏见

正如本文一样,

当作者要表述某个论点的时候,

我们总是能感觉到强烈的偏见既视感。


那些作者列举的论据,似乎全都是刻意所为,

而那些不合情理的疑点,全都没有被提及,

一定是作者想让我们相信他的偏见,故意这么做的。


大多数阅读者,很容易有这种感觉,

并自作聪明的产生了一个误区,让他们不敢随意相信别人。

他们可能曾经有过多次被人带偏,所以认识到了有主见的重要性。


偏见的根源

然而,这同样也限制了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

让他们不再轻易相信别人,对别人的论点论据,容易怀有抗拒之心。


也有一些“过来人”,会指出作者不恰当的说辞,

出于好心的,忠告那些“年轻人”,

指出作者的某些说法是不妥当的,是不公正的,包含大量的主观判断在里面。


我承认以上的情况,确实全都发生过,且经常发生。

可是,站在作者的角度来看,如果意在指出大部分读者的盲区,

那么在行文时,就必须有所侧重,语气上难免有带偏之嫌。


就像一个本来歪斜的树木,要想矫正,就必须先矫枉过正,

一个只能通过以毒攻毒解救的病人,就必须先使用毒药去“祸害”他,

对付一个已经持有偏见的人,只能带他去另外一个极端体会一下。


真理的形态

分析原因,我们之所以保持怀疑,

是因为我们不想被某个人一时的判断所左右,我们想获得真理。

不过,真理并不是以这个形态出现的。


能区分事实和判断,这种思路固然重要,

然而,发现真理总是以条件形式出现的,这个更加重要。


相信条件为真时的断言,并且对条件始终保持怀疑,这才是应有的态度。

如果我们有能力承认任何假设,就可以走的更远,思路更广。


睿智者总是能做到先相信,走出一段路之后,再反过来怀疑,

他们在各种条件上下文中,来回穿梭,进退。


没有答案的问题

假如,公司突然派你出差,你会带什么?

不少人是想法是,电脑,面包,水...


好的回答者,会这样做出答复:

我并不知道去哪里出差,为期多久,

如果比较近的话,时间又比较短,我会带...

如果比较远,时间长,我会带...


具备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任何时候都不会陷入恐慌。

现实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找不到答案,同样是因为场景不明,

有办法踏出一步的人,才能推进事物的发展。


什么是理解

任何一本书的作者,要想表达某个观点,就不得不有所偏见,

然后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而好的读者也能迅速抓住作者的写作意图。


有人说,我怎么知道我理解的就是作者要表达的呢?

我的观点是,无所谓了,只要有所得就行。

虽然作者有其写作目的,但是读者也有其阅读目的,

这两个目的,不一定是匹配的。


好的文学作品,不同的人阅读起来,可以有不同的收获。

同一道饭菜,不同的人品味起来,可以有不同的口感。

我们也善于发现言外之意。


理解不如收获。


结语

作者是没办法不持有偏见的,为了行文方便。

但是读者也未必一定会受到偏见所累,只要能坚持自己的收获。

真理不在作者的描述上面,也不在描述是事实上面,而在于持有检验的精神。


因此,让偏见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我只是想看看你要说什么。